(相关资料图)
林长制推行以来,玉溪市委、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、云南省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决策部署,在各级各领域的共同努力下,在国土绿化、资源保护管理、林草产业发展、基础能力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,全面完成了年度考评指标任务,其中,绿美行动、有害生物防治、野生动植物保护等重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。8月2日,玉溪市总林长会议暨2023年林长制工作推进会召开,明确全市上下务必主动赶超,扛实压实工作责任,奋力推动林长制工作走在全省前列。
玉溪具备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和丰富多样的物种资源,优势明显、潜力巨大、大有可为。今年,玉溪将大力发展林下经济,持续做大做强林草产业发展。抓基地、做强一产,按照“一家企业,一片林地,一个基地,一个产业,一个模式”的思路,打造一批特色经济林、林下经济等高标准示范基地,科学有序推进滇黄精、天麻、天门冬、滇重楼等林下中药材种植,提高种植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;抓优势、做精二产,加强野生食用菌、木竹加工、林化工等产业发展,延长产业链,提高林产品附加值;抓资源、做优三产,以“三湖”为品牌,民族文化为优势,休闲康养为方向,打造“民族+森林+健康”森林生态旅游;抓主体、优化环境,充分挖掘“个转企”潜力提升质量,注重培育“林业+制造”“林业+商贸”相互融合的经营主体,延伸产业链;抓科技、创新驱动,在林草科技方面实现突破,建设一批科技示范区、示范点,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。
值得一提的是,当前,玉溪的苗木种植全省闻名,现有各类苗木3987万株、各类盆景约106万盆,乡土树种优势明显,盆景存量大、价值高。玉溪市将以开展绿美三年行动为契机,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资金,支持苗木盆景龙头企业参与绿美玉溪建设、林草产业发展,加快盆景产业创新发展、文化交流特色示范县建设,并开展林草种质资源普查,全面推动苗木盆景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玉溪市持续推进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,推动玉溪生态版图由“浅绿”向“深绿”迈进。去年,全市聚焦“栽在哪里、栽什么树、谁来栽树、如何栽树、谁来管护、钱如何筹”6个关键问题,全力推动全市城乡绿化美化工作走深走实,绿美行动取得了全省考核第1的成绩,打造了全省的“1.0样板”。今年的绿美行动,将进一步树牢“扩大增量、管好存量、提升品质、融合产业、调度到位”的工作理念,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补短板、强弱项、扬优势、抓提升,确保2023年完成植树100万株以上,持续打造全省绿化美化新样板。
植树造林“三分造、七分管”。玉溪市委要求,要抓好林草资源科学利用,精准实施生态监测,实现林草湿资源管理“一张图”,不断提高森林资源数据更新的效率和精度。严格落实监管执法,进一步整合调配执法力量,充分发挥基层林长、专管员和护林员作用,加大资源管护源头治理力度,按照“案件查处、林地回收、植被恢复、追责问责”四个到位要求及时查处整改破坏林草湿资源违法违规问题,切实维护森林资源安全。市林草局、各县(市、区)要加强林草行政执法队伍建设,构建与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相适应的林业执法体系,夯实林长制“护绿”力量。
林长制不是“挂名制”,而是“责任制”。玉溪市委要求各级林长要坚决扛起林草湿生态系统保护修复、森林草原防火等政治责任,围绕带领林农增收致富,全力建好森林“四库”,全面推进林草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。
云南网记者 浦美玲